產品中心
生產廠家 / 技術支持 / 售后無優
國家發改委:深化改革 擴大內需
更新時間:2017-07-29 關注:1661
改革是一個國家發展進步的根本動力。國家發改委主任張平昨日深化改革問題回答記者提問時說,今后中國經濟發展的根本動力仍是改革,黨的“十八大”提出了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也提出了到2020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按照“十八大”部署,經濟體制改革的核心問題是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進一步發揮市場在配置資源中的基礎性作用,更好地發揮政府調控作用。
改革的溫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說了八個方面:一是進一步完善基本經濟制度,二是進一步深化國有企業改革,三是積極推進財稅體制改革,四是積極推進金融體制改革,五是推進投融資體制的改革,第六是價格改革,第七是事業單位改革,第八是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這些都是今年或者下一階段改革
產能過剩是結構性的,多管齊下促產業升級
在近幾年經濟結構調整中,我國面臨為突出問題的是產能過剩。張平沒有回避這一話題,他說,經過三十多年的發展,我國已經成為制造業大國,一些行業和產業出現了產能過剩,尤為突出的是鋼鐵、水泥、電解鋁、平板玻璃、焦炭等產業,以及光伏、風電設備等新興產業。國際上,一般衡量這些產業正常的市場競爭,產能利用率應在80%—85%,而當前我國相關產業產能利用率在70%—75%之間。光伏產業利用率則更低,不到60%。
“化解產能過剩問題是我們當前和今后一段時間調整經濟結構和轉變發展方式的一個?!睆埰奖硎?從某種意義上說,目前我國產能過剩是結構性的,企業自身素質較低,產業結構、產業質量還不高,自我創新能力也不強。比如平板玻璃,現在產能嚴重過剩,而電子用的平板玻璃以及玻璃基板一直都是進口的。雖然近幾年經過科技攻關,我國一些企業已掌握這方面的技術,但大部分還要靠進口。
對于當前存在的產能過剩問題,提出了解決問題的方向,即尊重規律、分業施策、多管齊下、標本兼治。尊重規律是要尊重經濟發展的規律,尊重市場的規律,尊重各個產業自身的規律。分業施策是根據不同行業、不同產品采取不同措施。多管齊下是要采取多種經濟法律手段,也包括必要的調控手段。標本兼治是既要解決當前問題,又要在體制機制上形成今后不會再出現產能嚴重過剩的局面。所以,首先要提高企業的素質,解決產能過剩。其次,通過兼并重組來消化一批過剩產能。再次,通過優勝劣汰來淘汰一批落后產能。,鼓勵國內企業到海外發展,轉移一批產能。
產品中心
生產廠家 / 技術支持 / 售后無優